- · 《设备监理 》栏目设置[06/29]
- · 《设备监理 》投稿方式[06/29]
- · 《设备监理 》征稿要求[06/29]
- · 《设备监理 》刊物宗旨[06/29]
半导体设备商屹唐股份冲刺科创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益唐科创板IPO申请近日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亿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以中国、美国、德国为研发和制造基地,并在全球开展业务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主要从事晶圆加
益唐科创板IPO申请近日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亿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以中国、美国、德国为研发和制造基地,并在全球开展业务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主要从事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0年,亿唐干法脱胶设备和快速热处理设备市场份额将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
干法除胶设备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益唐公司主要产品有干法除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蚀刻设备。 2018年至2020年(报告期),益唐干法脱胶设备和快速热处理设备在销售收入中占比较大,尤其是干法脱胶设备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12%—— 10.80亿元。
亿唐的主要产品已应用于多家国际知名集成电路厂商的生产线,并实现规模化安装。公司的干式脱胶设备和快速热处理设备主要用于90nm至5nm逻辑芯片、10nm系列DRAM芯片、32至128层3D闪存芯片的制造;干蚀刻设备主要用于65nm到5nm Nano逻辑芯片、10nm系列DRAM芯片和32层到128层3D闪存芯片制造领域。
公司服务的客户涵盖全球十大芯片厂商和国内行业领先的芯片厂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全球累计装机量超过3700台,在相应细分市场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据Gartner统计,2018-2020年,在干法脱胶设备领域,亿唐股份位居全球第三、第二、第一的市场地位,且市场份额逐年递增按年。 . 2020年,益唐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1.29%。
2020年,存储芯片厂商长江存储将通过招标采购27台脱胶设备,其中24台由亿唐提供;逻辑电路制造公司华虹集团将通过招标采购11台脱胶设备,其中10台由亿唐半导体提供。
在快速热处理设备领域,据Gartner统计,报告期内,亿唐快速热处理设备市场份额一直位居全球第二。
亿唐快速热处理设备客户覆盖台积电、三星电子、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国内外知名存储芯片、逻辑芯片、功率半导体、硅片厂商。
干(等离子)刻蚀设备的壁垒比较高。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应用材料等国际巨头拥有领先的技术工艺和客户资源,预计短期内难以被其他竞争对手超越。据Gartner统计,2020年,前三大厂商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和应用材料合计占全球干蚀刻设备市场份额的90.24%,市场结构高度集中。
益唐、中微、华北等企业仍处于追赶阶段。目前,亿唐的蚀刻设备已被三星电子、长江存储等客户使用。
向3nm先进技术进军
亿唐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子公司MTI成立于1988年,专注于集成电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它最初是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2016年5月,亿唐完成对MTI的私有化收购。 MTI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在益唐合并报表数据中的占比较高。
由于本次收购,益唐股份的商誉账面价值更高。截至2020年12月31日,益唐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为8.96亿元,占报告期末净资产的21.29%。
2018年之前,益唐的制造基地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德国。为优化全球经营结构和布局,把握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公司开始在北京建设制造基地。报告期内,公司北京制造基地特种设备产量分别为4台、23台、54台。
受益于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亿唐的国内市场销售额逐年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国内收入分别为3.21亿元、4.94亿元、9.7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4.27%。国内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1.12%上升至42.12%。
此外,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扩充,益唐股份实现了主要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形成了以中国为总部、国际化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战略。操作。公司在美国、德国、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设有控股子公司或分公司。
易唐表示,随着集成电路关键尺寸的缩小和芯片三维结构的升级,光刻材料不断丰富更新,晶圆退火时间缩短,刻蚀工艺步骤显着改进,晶圆表面处理技术进入原子级时代等技术发展,对干法脱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等核心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性能提升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干蚀刻设备。
在干式除胶设备和快速热加工设备领域,亿唐股份开发3nm及更先进逻辑芯片、先进10nm系列DRAM芯片、干式除胶设备的应用以及用于制造176层至256层3D闪存芯片的工艺、快速热处理设备和工艺。
在干法刻蚀设备领域,亿唐根据客户需求不断开发可用于10nm系列DRAM芯片、64层到256层3D闪存芯片的刻蚀设备和工艺。
截至2021年5月31日,亿唐拥有309项发明专利,其科研成果已在全球主要半导体产区申请专利保护。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54亿元、2.79亿元、3.2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16.75%、17.75%和14.20%。
文章来源:《设备监理》 网址: http://www.sbjlzz.cn/zonghexinwen/2021/0629/1347.html